网站导航

2019年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招聘博士后启事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立于1978年,1990年设立博士点,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浙江大学高峰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类学科;环境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目前有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浙江大学“百人计划”5人,Elsevier 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8人。

为适应学院学科发展新形势,实现学院科研工作在十三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学院及学科将大力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现面向海内外诚招学科博士后,欢迎各位青年博士加盟。

一、申请条件

1. 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可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 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外籍人员不超过40岁);

3. 已获得博士学位(暂未拿到博士学位人员提供授予学位单位学位办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

4. 在专业领域国际主流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二、薪资待遇

1. 参照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的相关规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薪资组成为浙大年薪+合作导师津贴+学院补贴,根据申请人条件浮动,具体面议;

2. 学校有偿提供教师公寓(优惠价格租赁);

3. 鼓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等项目;

4. 人事关系转入学校的学科博士后在站工作满3年(进二站满1年)及以上者,可申报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站表现优秀者出站后鼓励申请学校教师及研究岗位,择优留校。

三、申请材料

1. 《浙江大学博士后申请简表》

2. 两位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留学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 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及奖励清单(如学术论文、专利证书、获奖、鉴定等)及佐证材料;

4. 材料投递:应聘材料请发送至合作导师邮箱;

5. 政策咨询:环境与资源学院组织人事科,何老师:0571-88982963。

四、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序号 导师 研究方向 人数 联系方式
1 朱利中 界面行为与调控、污染土壤修复 2 shengyaqi@zju.edu.cn
2 陈宝梁 环境界面化学与生物有效性、环境友好吸附材料设计及应用、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3 blchen@zju.edu.cn
3 林道辉 纳米材料环境效应与应用、土壤污染阻控与修复 3 lindaohui@zju.edu.cn
4 杨 坤 吸附材料合成、吸附理论与技术、污染土壤修复 3 kyang@zju.edu.cn
5 翟国庆 噪声震动与控制 1 dgq@zju.edu.cn
6 杨 武 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经济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2 wyang@zju.edu.cn
7 俞绍才 大气污染、雾霾及气候变化 2 shaocaiyu@zju.edu.cn
8 庄树林 环境计算化学 1 shulin@zju.edu.cn
9 王 娟 环境新型功能材料等等应用于光/电/热转换和催化、污染治理/高级氧化、海水淡化 3 wjuan@zju.edu.cn
10 王志彬 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气溶胶的环境、气候和健康效应/大气复合污染来源解析/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研发 3 wangzhibin@zju.edu.cn
11 吴忠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化工、化学、材料等专业) 2 zbwu@zju.edu.cn
12 胡宝兰 微生物碳氮循环、废水生物脱氮 2 blhu@zju.edu.cn
13 赵和平 环境微生物/生物纳米材料 1 zhaohp@zju.edu.cn
14 徐向阳 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1 xuxy@zju.edu.cn
15 吴伟祥 有机废弃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 1 weixiang@zju.edu.cn
16 施积炎 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1 shijiyan@zju.edu.cn
17 梁新强 面源污染防治 1 liang410@zju.edu.cn
18 杨京平 环境生态工程及农田碳氮生态与污染耦合的根际过程 1 jpyang@zju.edu.cn
19 沈超峰 微生物、单细胞、生物信息学,土壤修复应用 1 ysxzt@zju.edu.cn
20 朱 亮 污水生物处理与资源化 1 felix79cn@zju.edu.cn

来源:浙江大学